标题:基质渗透率与原油黏度-孔隙度分析图像显微镜

信息分类:站内新闻   作者:yiyi发布   时间:2017-5-8 1:40:20 将本页加入收藏

下一篇:碳酸盐岩基质的孔隙度计量图像显微镜分析       上一篇:不同类型的地质模型大孔、中孔以及微孔分析

收藏到:

点击查看产品参数和报价--丨--

--- --- ---

正文:

基质渗透率与原油黏度-孔隙度分析图像显微镜

基质渗透率较小的非均质性以及较低的原油黏度并不能显著地影响
双重孔隙度介质流动形态,它们也没有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受最高渗
透率裂缝带控制的流动方向。对于不同的非均质性基质以及不同黏
度原油的组合,有效渗透率的值介于142—210mD之间,w的值介于0
. 33~0.6之间,这说明复杂裂缝网络确实控制流动形态,并且可以
形成双重孔隙度介质的典型特征,但是这点并不能明确的解释出裂
缝的走向或者基质的非均质程度。还必须再强调一点,只有对应非
常大的裂缝开度的非常高的裂缝渗透率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双重孑
L隙度介质的典型曲线。因此,尽管一个储层内部裂缝非常发育,
如本文中应用的布里斯托尔海峡的底层,但是由于裂缝遍布,连通
性好并且裂缝开度较小,所以很难出现双孔介质的“V”形曲线。
   对与三类基于真实地质情况的构建的油藏地质模型进行了试井
分析,这三种油藏模型包括了:(1)非均质孔洞型的碳酸盐岩储层
;(2)含有裂缝的辫状河沉积环境的储层;(3)基质非均质性较小的
裂缝型碳酸盐岩油藏。
    在三重孔隙系统将会导致特征曲线呈“W”形。尽管我们设计
了所有的三种地质模型的组合来得到一个三重孔隙度系统(裂缝+
基质+基质,或者基质+基质+基质),但是我们在模拟结果中并没
有得到这种压力响应。反而,我们认为三重孔隙系统可以有效的划
分为一个“次支配”地位的基质系统和一个“支配”地位的裂缝系
统。次支配系统和支配系统都包含了基质和裂缝的压力响应。甚至
在我们精心定义的一个裂缝一基质系统内,尽管裂缝已经非常明显
,我们也只能在很少的情况下得到典型的双重孔隙度系统的“V”
形压力响应。因此,尽管在裂缝型油藏试井中常常可以得到“V”
形典型曲线,但解释出的用于油藏描述中对基质非均质性及裂缝系
统建立模型的参数(A和∞)的意义是不明确的。在基质类型以及
裂缝的油藏描述中,需要对三重(甚至多重)孔隙系统各个部分的
相对贡献有更好的理解。这就需要用生产数据来标定地质试井的简
单模型










出自http://www.bjsgyq.com/北京显微镜百科
特别声明:本文出自北京上光仪器有限公司-未经允许请勿转载,本文地址:http://www.bjsgyq.com/news/9780.html  
  北京地区金相显微镜专业的供应商

合作伙伴:

友情链接:显微镜工业投影仪,轮廓投影仪,测量投影仪油品清洁度分析系统表面粗糙度阿贝折射仪金相抛光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