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查看产品参数和报价--丨--

---

---

---
正文:
(1)夹杂物投影面积模型为依据,估算了高强度钢中的“临界夹
杂物尺寸”大小及其与基体强度和试样表面加工粗糙度的关系。从
本实验所用几组试样和积累的大量疲劳实验数据,以及其他一些文
献的疲劳实验数据来看,对于零夹杂物钢,由于其中的夹杂物十分
细小,疲劳裂纹往往是从表面基体处萌生;对于实验选用的商业用
钢,以及大量的其他钢种的实验数据,表明作为断裂源的最小夹杂
物尺寸都比估算出的“临界夹杂物尺寸”要大,这就间接证明了本
章提出的估算方法以及估算结果的有效性。
(2)随着钢基体硬度或强度的提高,“临界夹杂物尺寸”逐渐
变小,增加了夹杂物开裂的可能性,因此对强度越高的钢,夹杂物
控制应该越严格;随着试样表面加工粗糙度的增加,“临界夹杂物
尺寸”变大,换句话说,如果钢中的夹杂物尺寸比较大,构件表面
即使加工得较粗糙,疲劳裂纹也不一定会从表面萌生。
(3)对于超高周疲劳,当表面加工良好的高强度钢硬度在HV400
—600时,其临界夹杂物尺寸约为5~3μm。
将热处理后的
金相样品在砂纸上进行机械研磨,然后进行抛光处理
,采用脱脂棉蘸5%的硝酸酒精擦拭抛光表面,显出显微组织形貌
后立即用水清洗,然后用酒精冲洗干净,并用电吹风吹干,金相显
微镜上观察。所有疲劳断口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
显微镜(FESEM)观
察疲劳断口形
出自http://www.bjsgyq.com/
北京显微镜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