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查看产品参数和报价--丨--

---

---

---
正文:
碎屑颗粒的形态
碎屑颗粒的形态包括圆度、球度、形状三个方面,其中以圆度最有
实用意义,颗粒的形态是粗碎屑岩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。
(1)圆度:系指颗粒的棱与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,若棱角被磨蚀,碎屑
则逐渐变圆,因此,圆度就是棱角尖锐度的函数。通常对于像砂粒这样
大小的颗粒来说,可以用比较法将圆度分为四级(括号中数字为该圆度
的基数):
棱角状(0)颗粒具有尖锐的棱角,棱线向内凹进。一般说来,碎屑基
本未经搬运,则必然呈棱角状。次棱角状(1)碎屑颗粒的棱和角均稍有
磨蚀,但棱与角仍清楚可见。一般说明,碎屑经过了短距离搬运
次圆状(2)棱角有显著的磨损,棱线略向外凸,但原始轮廓还依然清
楚可见。般说明,碎屑经过了较长距离的搬运。
圆状(3)颗粒的棱角已经完全磨损消失,棱线向外突出部分呈弧形,
原始轮廓完全消失。一般说明,碎屑经过了长距离的搬运或长时间的就
地磨损,如湖滨和海滨。碎屑颗粒的圆度取决于颗粒的大小、硬度、搬
运与否以及沉积环境和碎屑生成的条件等。在牵引流形成的沉积物中,
直径在5~10mm以上的颗粒,一般是圆状的;0.1~5.0mm间的颗粒,既可以
是圆状的,也可以是棱角状的;小于0.1mm的颗粒,基本上是棱角状的。
对于混杂沉积中的碎屑颗粒来说,情况完全不同,在崩塌、滑坡、倒
石堆堆积中,砾石以棱角状和次棱角状占绝对优势;冰碛物中次棱角状
砾石占50%~70%(崔之久等,1989;吴瑞棠等,1991)(表1-2)。泥石流砾石
在流动中容易滚动,故磨圆度自上游向下游方向很快增加,棱角和次棱
角状砾石含量比冰碛要少得多。
出自http://www.bjsgyq.com/
北京显微镜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