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溶素体中所常见者水解酶共计10种

信息分类:金相文章   作者:yiyi发布   时间:2011-10-19 12:27:15 将本页加入收藏

下一篇:第一个想从肝细胞中,利用离心法来分离粒线体的细胞学家       上一篇:院史室几部显微镜中最古老的显微镜

到 1962 年止,溶酶体内所含的水解酶共计10种,生物显微镜,此显然係指在一般溶素体中所常见者,不同组织间必然有某种比例的差异溶,酶体只存在于动物细胞,植物细胞没有。不过,植物细胞的液泡具有溶酶体的功能(9)。由于溶素体内含有如此多种的水解酶;自然地会认为其功能与胞内消化有关。其分解的物质,可能经由吞噬作用(phagocytosis)而获取的外来物,亦可能是细胞本身含有的内在物,例如对某些老化的胞器及包涵物(inclusions)经其自噬而起更新作用,或是对生理活动力发生改变而产生的一种反应,将某些胞器分解之。在正常功能情况之下,由于溶素体膜的隔离而对周围的细胞质具有保护作用,但在病态情形下,自噬作用会先将其膜分解而消除此道障碍,然后将消化脢释放至细胞质中。分解细胞本身组成物的自噬作用的例证,可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中,发现粒线体、内质网的片段以及肝醣的颗粒,在由膜所包围着的自噬泡(autophogic vacuoles)内进行。其过程係被分解的胞器先由不知起源的膜所包着,然后再与溶体癒合而将分解脢添加至自噬泡内作用之。


  溶酶体对外来物质进入异噬泡(heterophagic vaculoes)内的关係,体视显微镜,可在许多种类细胞中用实验方法而显现出来。静脉注射的过氧化脢,会被肾脏内的近端弯曲管的细胞,吸收至在形态上与生化上均与溶体有相同性质的吞噬泡内,如图二(phagosomes)。肝脏内具有吞噬性的库氏细胞(Kupffer cells),内有许多溶体,经过氧化酶的处理后,发现这些物质都被分隔在含有酸性磷化脢的小泡,或是次级溶酶体(secondary lysosomes)内。观察白血球的吞噬作用,对外来物质吞噬作用的机制,提供极可信任的支援。这些细胞内的颗粒均含有溶酶体般的水解酶,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这些颗粒会与吞噬泡癒合,导致这些细胞中颗粒体的逐渐减少。溶体形态上的差异性,部分係由于在进行胞内消化时,会在各种不同阶段中呈现不同的外貌。颗粒较小所含的酶亦较均匀者称为初级溶酶酶体(primary lysosomes ),内有不具活性的贮藏形式的水解酶,故尚未开始进行消化作用。之后个体变大,内含的物质亦较非均态,可以看到有许多物质的残渣,此时称为异噬泡(heterophagic vacules ),亦即吞噬泡(phagosomes)或次级溶体(secondary lysosomes ),係由初级溶体与胞摄小泡(endocytosis vacuoles)癒合而成。异噬泡内的物质消化时,其个体就变小,形成残馀体(residual body),内有各种不同大小密度的颗粒。不能消化的残渣最后如何处理还不甚清楚,但在变形虫中係由胞泄作用(exocytosis )而排出体外,然而在较高等动物的细胞中却没有这种现象。取而代之係残馀体互相癒合并浓缩,形成一个不规则形状的构造,传统上称之为脂褐素颗粒。初级溶酶体之形成,被认为与分泌颗粒之形成方式类似,先是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水解酶,然后在高基氏体中浓缩与包装。亦有些研究者认为係起源自 GERL,即附属在高基氏体分泌面的特化的内质网。现在已经发现在溶酶体内约有 50 种酶,包括蛋白水解酶、醣解酶、核酸酶、磷酸酶、磷脂酶及硫酸酶等。这些脢均为酸性酶,可分解细胞中大部分的组成物质,形成小分子物质后,即可透过溶体的膜而到细胞质中。由于遗传上的疾病而无法合成其中的一种或数种的酶,会使受质在溶体内大量堆积,无法消化其内部所含的物质。

由于溶体的功能大部分都在细胞内进行,但最近数年间已有许多证据,显示在某种情况下,吞噬细胞会将溶体内的酶分泌出来。蚀骨细胞分泌胶原酶及一些其他的蛋白酶,涉及硬骨骨质的形成。白血球或巨噬细胞对抗体 -- 抗原接合体的附着,会刺激牠们分泌水解酶,如此可将底板(basal laminase)、软骨介质、胶原质或弹性蛋白(elastin)等物质瓦解,导致肾脏、关节或肺的损伤。 (5.7)

点击咨询: 点击进行QQ交谈   点击进行QQ交谈
有任何疑问可咨询电话: 010-64034191 / 010-84021761

特别声明:本文出自北京上光仪器有限公司-未经允许请勿转载,本文地址:http://www.bjsgyq.com/xzwz/807.html  
  北京地区显微镜北京金相显微镜专业的供应商

合作伙伴:

友情链接:体视显微镜显微镜报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