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查看产品参数和报价--丨--

---

---

---
正文:
研究电火花精密加工工艺技术很有用。
由以上分析可得出两点结论:
1.即使采用无损耗或经过有效补偿的尖角牙形电极,也不可能在
工件上加工出完全尖锐的牙底角,其最小圆角半径(或称作极限半径)等
于放电间隙值。
这说明加工小螺距螺纹时由于要求牙底宽度较小(如加工螺距为0.
5mm止端螺纹环规,牙底宽度为0.044mm),直接用大放电间隙的电源加
工(包括最后必需修去的粗糙表面层厚度在内,一般间隙大于0.1mm)往
往不适宜。虽然这时加工速度较高,电极相对损耗也很低,但由于工件
牙底会形成超过允许值的圆角半径,达不到精密螺纹加工要求。尽管还
可进一步用短脉冲电源作精修,但这样反而费事,牙型几何精度和尺寸
精度都不容易掌握。不如直接用电极相对损耗较大,但能采取有效补偿
措施的短脉冲电源加工。这时放电间隙可以很小(一般为0.01—0.03m
m),而且能保持一定的加工速度,
粗糙度较低,能够很方便地加工出精
密螺纹。
2.电极外凸尖棱处比其他部位电蚀损耗较大的原因,除了由于排
屑排气不良造成外,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几何成形因素,是由于电极
尖角部分电蚀除去的对应工件部分比其他部位要多。在排屑排气条件良
好的同步回转式等加工中,这是造成电极尖棱电蚀相对损耗较大的主要
原因
出自http://www.bjsgyq.com/
北京显微镜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