贝氏体
钢中贝氏体的形态很多,主要取决于相变温度和化学成分,大致
可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,有些情况下还形成粒状贝氏体。
上贝氏体是在贝氏体转变温度的最上限形成,得到相互平行排列
的条状铁素体,每一个条较宽,间距也较大,因为铁素体内不含碳,
故又称无碳贝氏体。铁素体条间为珠光体或马氏体,或者两者混合无
碳贝氏体组织和魏氏组织铁素体很相似,只是尺寸上更细一些。
典型的上贝氏体呈羽毛状,在转变量不多时,可以看到平行的铁
素体自晶界向晶内生长,但条的尺寸很细,光学显微镜难以分辨铁素
体条及条间碳化物,只见到如羽毛状。高碳钢的上贝氏体失去羽毛状
而似雪花状,实际上是由几个不同取向的铁素体条束合并而成。
典型的下贝氏体其形态和回火马氏体很相似,在转变量较少时,
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区分下贝氏体和回火马氏体,由于下贝氏体中析
出的碳化物使其容易受侵蚀,因此在白色衬底上的黑针便是下贝氏体。
但在回火温度较高时,马氏体中碳化物充分析出,就难以辨认,当奥
氏体晶粒小或转变量较多时,也难以辨认,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进行
鉴别。
某些钢种在上贝氏体转变温度的上限,发现一种非典型贝氏体形
态,与珠光体截然不同,它的特征是在较大的铁素体内有一些粒状或
长条状的“小岛”,称为粒状贝氏体。小岛内原先为富碳奥氏体,冷
却后转变为碳化物、珠光体或马氏体,也可能仍保留奥氏体。